9、后记·关于玛丽苏的一切 {xml}amp;#8230;(3/5)

作品:《一树人生

,写下来吧。

故事的名字一开始叫做《玛丽苏病例报告》,出版的时候为了不吓到很多不知道玛丽苏是什么同时又对“病例”二字没有好感的读者,更名为《你好,旧时光》。

其实私心来讲,我更喜欢原来的名字。玛丽苏这个从arysue翻译过来的名词,虽然在同人界臭名昭著,却绝好地概括了我童年的状态。

你总是以为你是主角,你不会被埋没,你最闪耀。沉冤是暂时的,昭雪是迟早的,绝境是用来铺垫的,而反击是必须的,甚至跳了悬崖,放心,死不了的,早就有长胡子的仙人捧着秘籍在悬崖底下等你很多年……

当然,对很多女孩子而言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——那些帅哥、才子,他们都爱你。

你不漂亮,不出色,没才华,没家世——不要担心,你的世界里,爱情不需要理由。

也许玛丽苏妄想症就是这样一种病。有些人得过,被现实砸得醒过来,表面痊愈了、长大了、成熟了、理智了,却又不小心会偷偷复发。

就像我。走在路上总会胡思乱想,很多情景很脑残,我甚至不敢写到这篇后记里面。

不过有些时候,也会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和我一样一边走路一边傻笑自言自语的家伙。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。

我从小就知道。

我很庆幸于这个头脑发热的决定。就像后来文下的一个叫“路人甲”的读者对我说,“二熊,趁着还年轻,趁着还记得,多写一点吧——你很快就没有力气再想起了,所有的回忆和感受都会随着年纪和阅历被销蚀殆尽。”

赶在不可阻挡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成熟之前,我至少抢救下了一点还鲜活的记忆。

那些人、那些事,还有怀揣着那种心情的我自己,都跳跃在这本书里。

其实,这篇小说的缺点很明显。余周周过于传奇的身世经历,遇到了过于美好的林杨,经历了过于小说化的相逢与别离。如果它能够再现实一点的话——开学第一天的林杨不会记得幼儿园遇到的余周周,儿时的奔奔会慢慢消失在余周周的记忆中,不再想起,更不要提重逢了……

然而重新写一遍,我仍然会坚持这些“明知不可能”的桥段。就像余周周自己说的,生活本就不团圆,故事就不要再破碎了。就仿佛是记忆,当时再苦涩,只要这页翻过去,回想起来,总能咂摸出一点点甜味。这是我们的本能,让我们坚信美好多过丑恶,希望多过绝望,所以才有理由大踏步地走下去,一直一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一树人生》 最新章节9、后记·关于玛丽苏的一切 {xml}amp;#8230;,网址:https://www.xbqg23.com/209/209269/117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