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七六章(2/2)
身朝元允中道谢。>
元允中摆了摆手,道:“你麾下巡卫我都能承认他宛平卫、上十二军随意挑选,更何况你这样的人才。你放心,我肯定会给你们请功的。”>
孙严和史大人谢了又谢。>
元允中的私人护卫求见,道:“大人,我拿了您的手书去了廊坊县,廊坊县的县令一开始见到是您的手书,立刻就同意借粮。可等到小的到户房领粮的时候,他们又开始推三阻四,说需等到户部的公文到了之后,他们才能借粮给我们。”>
说到这里,他还抬头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元允中神情,见元允中并没有明显的怒意,这才继续道:“还说,私人交情是交情,可没有正式的文书,万一出了什么事,他们这样的小吏却背不起。我重新求见县令,门房却说县令下乡去查看庄稼了。”>
也就是说,一开始答应得好好的,可转眼间就改变了主意。>
元允中不悦地皱了皱眉,道:“去通州粮仓的人呢?”>
通州码头那边有漕运的粮仓,南边运来的粮食都会在那里暂存。>
&am;lt;b/&am;gt; 护卫支支吾吾地道:“也说,要户部的公文才能借粮。”>
元允中想了想,问史大人:“我们手中的粮还可以支撑几日?”>
史大人想也没想地道:“还可以支撑三日。”>
元允中就喊了徐光增进来,道:“我写个折子,你直接拿去给司礼监,让秦大人转交给皇上。”>
徐光增一副好不容易找到事做的样子,连声应“是”。>
史大人却和孙严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目光。>
真是天子近臣,还可以这样。>
连内阁都不用管,直接找皇上批折子。>
两人对跟着元允中做事更有信心了。>
而且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元允中让史大人和徐光增一起回城:“史大人负责办事,徐光增,你负责敲门就行了。”>
这是要拿定国公府的面子给他办事。>
徐光增生怕巴结不上元允中,自然是迭声说“好”。>
两人拿着元允中的折子,在一队校尉的护送下回了城。>
但时间过去了两天,他们还没有回来,户部那边也没有公文抵达。>
这不对劲!>
(本章完)>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