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5斗鸡(3/3)
乎不耐久坐,每隔半个时辰必定要出去走一走,否则便会烦躁不安,便也丝毫不加拦阻,有时甚至会主动提醒。
这日下学,李秀才辞过环三爷,沿着小径往角门走,在一座假山前被老李头叫住,“李秀才,教导三爷数日,你感觉他天赋如何”
李秀才笑了,赞叹道,“贾公子高才捷足,记忆力超群,思辨方式虽迥异常人却往往一针见血切中要害,常令在下有耳目一新之感。更妙的是他十分善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说服别人,于策论上独具天赋,来日必定前途无量”
“先生参加过几次科考”
“三,三次。”李秀才半点不敢隐瞒。
贾环挑眉,又问,“分别是什么题目”
“第一次:周唐外重内轻,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;第二次:贾谊五饵三表之说,班固讥其疏。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,中行说亦以戒单于,其说未尝不效论;第三次: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。”李秀才一一作答。
“我朝开科取士以来,所有题目并一甲答卷,先生可有记录”
“无,但官府必定录有存档,公子乃贾氏子孙,着下仆带着名帖去索,想是十分容易。”
贾环沉吟片刻后徐徐开口,“先生你看这
回复举报来自r客户端76楼20140828 08:12
青春微凉萌
名士倾国12
先生你看这样如何我先弄到历年科举试题并一甲答卷,先生为我总结出考试范围、书目、最佳答题模式。我们由简至难,先准备童生试,再乡试,然后会试,最后殿试,争取用五年时间来完成这四个教学任务。老实告诉先生,我读书只为中举,不为其他,先把考试的框架立起来,至于旁征博引,修饰辞藻等细枝末节,待框架坚固了再一一添加未尝不可。”末世之前,贾环好歹也是大天朝培育出来的应试型高材生,太清楚如何走捷径了。
李秀才苦读十几年,向来以读书破万卷为目标,竟不知还有这等投机取巧的方法,心尖不免一颤。且圣人有云,读书识字乃为教化万民,兼济天下,若只为追名逐利,则必受世人鄙夷诟病。贾公子此言格外真实大胆,竟叫李秀才有些欣赏。
“既是公子所托,在下定当尽力。”他欣然答应。
贾环点头,使人叫来老李头,让拿着贾家名帖去官府索要资料。>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