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上阳宫杨谅见独孤(1/2)

此是未时,用罢午饭,独孤信正与皇后韦氏在上阳宫赏花游玩,宦官戚楚随侍在侧,正是尽兴之时,忽听宦官来报,说兵部尚书杨谅正在上阳宫外,有事欲求见圣上。

独孤信闻言脸色一变,眉头微皱,继而便说道:朕与皇后游兴正浓,有什么事,你让他明日早朝再说吧。

那宦官哪敢不听,闻言正欲离去,皇后韦氏却在一旁柔声说道:皇上乃一国之君,肩负国家社稷,岂可因一时之兴而误了国家大事,杨谅此时求见,想必是有要事,皇上还是召见了他吧。

独孤信以前朝重臣的身份篡得皇位,虽贵为天子,却克已自律,为人清心寡欲,不近女色,虽后宫嫔妃众多,却犹如摆设,平时专宠韦氏一人,正所谓伉俪情深,夫妻同心。

那韦氏贵为皇后,母仪天下,亦为人宽厚,心存仁善,所以甚得朝中官员和天下百姓的爱戴,独孤信对其也是敬之爱之,听其出言劝告,正欲召见杨谅,那戚楚跟随独孤信多年,心思何等剔透,忙在旁说道:圣上,要不先让小奴出去看看,若杨尚书真有要事,再召见不迟,也不坏了圣上皇后的兴致。

独孤信微微点头,继而说道:如此甚好,你去吧。

杨谅正在上阳宫外,等候宦官回话,可等了许久,也未见圣谕下达,正心内焦急,恰见戚楚从上阳宫内行了过来。

那戚楚虽然只是一个宦官,年亦尚幼,却正得独孤信的宠幸,杨谅自忖自己万万得罪不起,乍见戚楚,忙迎了过去,一脸谄媚的唤了声:戚公公 。

言语神态之间,哪还有当朝尚书,堂堂二品大员的威严气势。

戚楚微微皱了皱眉,却不露痕迹,口中说了句:杨大人欲见圣上?

是,还麻烦戚公公代为通传一声。杨谅忙笑着应道。

可是圣上如今正与皇后一起赏花游玩,恐无暇见大人啊。戚楚又言道。

杨谅身为兵部尚书,亦是朝中重臣,平日时与戚楚亦多有交往,只是戚楚为人耿直,一直看不惯阴险狡诈,善使阴谋诡计的杨谅,此时倒是有心刁难,不欲让其进宫面圣,杨谅何等聪明,心里怎不明白,只是因有所图,只好隐忍不发,仍一脸笑意的说道:可是老臣真有急事,还麻烦公公。

戚楚闻言说道:那好吧,可是杨大人不要怪小奴没有提醒你,圣上如今游兴正浓,你凡事还须长话短说,免得触怒天颜,祸事不远。

杨谅心中一动,忙说道:是,老臣记下了,老臣谢公公指点。

戚楚闻言亦不答话,转身进了上阳宫,杨谅跟于其后,见到独孤信,杨谅当前而跪,口中唤道:老臣叩见皇帝陛下,皇后娘娘,吾皇万岁,万岁,万万岁,皇后娘娘千岁,千岁,千千岁。

独孤信微微一笑,摆手说道:爱卿无需多礼,平身吧。

老臣谢陛下隆恩。杨谅闻言起身,站于一旁,却并不言语。

独孤信等了许久,也未见杨谅出声,不由心中疑惑,便说道:爱卿不是有事欲求见于朕,是何事?

杨谅未待答话,却下意识的望了韦氏一眼。

独孤信心中明白,当下又说道:这里是上阳宫,爱卿有事但说无妨。

杨谅闻言便不再迟疑,当即说道:当日圣上让老臣前去追查前朝夏候承恩兄妹,老臣下属现已回转复命,夏候承恩兄妹如今已不在岭南,音讯全无,下落不明。

独孤信微微一笑,口中说道:朕知道了,爱卿辛苦了。

杨谅闻言心里一愣,却面色不改,继而又说道:既如此,老臣不敢打扰皇上皇后的兴致,老臣先行告退。

独孤信微微点头,忽又说道:昨日钦天监上疏于朕,下月十五便是良辰吉日,康王紫诺与相国之女的婚期就定于下月十五,适时爱卿可一定要亲临未央宫,以助朕兴啊。

杨谅闻言忙躬身言道:是,老臣记下了,老臣恭贺康王大婚。

言毕,便转身离开,出了上阳宫。

眼见杨谅离去,独孤信微微转身,望着韦氏,笑言道:杨谅没有打扰到皇后吧。

没。韦氏微微一笑,却忽然说了句:皇上,你是不是让人去岭南追杀夏候兄妹了?

独孤信闻言面色一变,未置是否,那韦氏是何等聪慧,当下又轻声说道:皇上,你既已得了天下,凡事还须心存仁善,少造杀孽,免得遗祸子孙,还是放过那两个孩子吧。

话音既落,却微微一声叹息,雍容华贵的面容上,略有忧郁之色。

听韦氏此言,独孤信也忽然心生不忍,便说道:皇后说得对,我答应皇后,放了他们兄妹,从此不再追究此事。

闻听此言,那韦氏才终于面露笑意,又说道:紫诺将要大婚,那相国之女娴熟大方,端庄温厚,实乃是王妃绝佳之人选,待容诺许得佳婿,你我便可安心度日,再无挂虑了。

言毕,竟微微侧过身子,斜靠在独孤信依然宽厚的肩膀上,继而慢慢的闭上了眼睛。

眼见如斯情景,戚楚朝左右使了眼色,众人心神领会,俱都悄悄的退出了上阳宫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