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0.就事论事(3/5)

作品:《第一科举辅导师!

品官的竟然也有几个!他们为什么不去太学?”

宋问浑身打了个寒颤,沉思道:“这群学生来头好大,为何都要来云深书院?莫非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?”

宋问偏头看了一眼:“圣光普照?灵山宝地?还是开过光了啊?”

国子监里分六个学院。

国子学面向三品以上官员子弟。太学五品,四门学七品。

国子监的学生和先生,是有严格人数规定的。

小六问道:“少爷,您的学生啊?”

“是啊。”宋问拍拍纸道,“搭上一个,即可平步青云。在长安还不能作威作福,但回了江浙,够横行无忌了。”

小六:“……”

小六弱弱道:“少爷,那是不是得罪了一个,你也完了?”

宋问:“……”

宋问继续咬手指:“哦……有道理啊。”

小六:“……”

我宋家要完了。

见她回来了,匆忙跑过来问道:“少爷少爷!您想好今日要教他们什么了吗?”

小六说:“少爷昨日不是说过了吗?她负责主讲经义。”

“不,我不给他们讲经义。”宋问说,“他们这群人,不乏士族子弟,虽然没能挤进国子监,但也心高气傲。见了我,必然不服。”

“为何啊?”小五道,“您是先生啊。”

“若你是一名颇有天赋,又略有小成的人,会随意接受一个,与你年龄相差无几,看着像是初出茅庐的人来做你的先生吗?”宋问摇头道,“先不说服不服,我肯定想先试试他。”

云深书院大部分的学生,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五岁之间。

大部分的学生和宋问一般大,甚至有的比宋问还要大。

小五想了想道:“那没问题,少爷厉害的很,他们上过您的课,定会明白了。”

“你又错了。他们自幼熟背四书五经,圣人之言。这些经文里讲些什么,又岂会不知?”宋问摇头道,“经义的先生,很难有什么一鸣惊人的解读。所以大多要请那些名儒坐镇,以己身多年的涵养来授人。我嘛,本身就年纪轻轻,加之偏见。路远且长啊。”

所谓经义,就是讲解文章,诗词的意思。

大致内容翻译一下,就是诸如:

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本文主旨是?该处的“某”指的是?作者写此文的意义是?

类似于现代的阅读理解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第一科举辅导师!》 最新章节170.就事论事,网址:https://www.xbqg23.com/60/60667/171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