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大江东去老诸侯(1/6)
作品:《覆汉》一个政治领袖,尤其是浊世之中的政治领袖,他的人生注定是决裂和抵触的。
由于政治理想是和个人野心有冲突的,政治、道德底线与权谋、武力手段也注定会产生对峙,这种情况下,一个政治领袖很可能要为了天下升平而发动战斗,要为了政治理想而严刑峻法。
更遑论,他们本身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,而且无论是个人野心还是兴复汉室,这种东西在当时来看,都是一等一的可以摆在台面上‘人生理想’!
历史上,汉末曹操、刘备、孙坚这三个人都是如此。
首先,三人都有政治理想且付诸于实践的,这毋庸置疑——曹操作为贴近汉室中枢的权贵子弟,他受过系统的精英贵族教导,其本人也有系统的政治理想,最最少对于儒家、道家、法家那些传统主流思想中‘圣世’的懂得是有意见的;刘备也不用说,他可能没有具体的什么理论知识,但是游侠的那种扶弱抑强的朴素道德理念却始终伴随着他,他在平原治政,能让曹魏的官方士人隔了几十年还在夸奖他,携民渡江携的老婆孩子都没了,照样‘以人为本’,曹孟德尽不是凭空忌惮他;即便是孙坚,其人一生短暂,但他前期为国家奋战的英姿也是不可置疑的,尤其是在讨董时代,当别人畏缩不动时他却依旧勇往直前,拼尽全力往掩护汉室,而且也是唯一获得了些许成果的,这些举动,任谁都难以否定他的好汉属性。
但与此同时,这三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私心野看,也都会被浊世环境所影响,更不要说还会被出身和见识所限制,而抛开这些往评价一个人,未免有些一厢甘心外加失于偏颇。
曹操的家族堪称是汉室近臣,所以他对汉室有着极强的回属感,所以他才会和荀彧搭伙,一个领着兖豫豪族,一个带着兖豫士人,宛如鱼水相逢,并试图一起兴复汉室,使天下重回那个理想中的‘人耄耋,皆得以寿终’的古典‘圣世’。
但是,他孤身向洛阳的时候关东诸侯抛弃了他;父亲逝世于宵小,外出作战时又被张邈、陈宫所卖;与旧友决战,被他掩护的汉室中枢却都纷纷与袁绍交通;南下讨平浊世,却又被刘备和孙权终结了有生之年平定天下的终极理想……于是他开端渐渐放荡,开端称公建制,开端一意孤行,却又始终难以摆脱荀彧的暗影与他自己心坎深处曾经的理想,于是哪怕手握天下十三州的九个,却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。
孙坚就未几言了,他逝世的太早,但即便如此,他也在掩埋汉室皇陵的同时试图躲匿玉玺,效忠汉室的同时为袁术所用祸乱中原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覆汉》 最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大江东去老诸侯,网址:https://www.xbqg23.com/75/75705/470.html